曹操的多疑與諸葛亮的多智
【光明講壇】
孫紹振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福建省寫作學會會長等,主要代表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論》《文學文本解讀學》《新的美學原則在東方崛起》《文本中心的突圍和建構(gòu)》《古典散文解讀全篇》《月迷津渡——古典詩歌微觀個案分析》《演說經(jīng)典之魅》等。
《三國演義》的“七實三虛”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古典小說,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小說。從世界文學史來看,在《三國演義》成書的公元14世紀左右,世界其他地區(qū)至少歐洲還沒有出現(xiàn)經(jīng)典長篇小說,只有一些短篇小說,比如薄伽丘的《十日談》,以及一些騎士小說。
《三國演義》曾經(jīng)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它屬于民間文化。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魯迅等人把它納入了正統(tǒng)文學史。但是胡適、魯迅對《三國演義》的評價是比較低的,或者說比較消極的。
比如胡適就認為,《三國演義》有很大問題,它就是把《三國志》里面有關(guān)的材料,再加上一點宋元的戲曲,還有《世說新語》里的一些元素,并把這些故事等湊在了一起,沒有什么文學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很薄弱。在胡適看來,《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很有吸引力的通俗歷史演義,不能算是一部很有文學價值的書,而且他還認為作者的思想非常腐朽,胡適稱之為“陋儒”,認為作者過分拘泥于歷史,又缺乏想象,因此不能稱之為藝術(shù)。胡適這個看法與魯迅是一致的,魯迅當時在北京女子師范講中國小說史,胡適看過魯迅的講稿,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受了魯迅影響。
魯迅對《三國演義》的評價比較學術(shù)化,他引用了清代學者章學誠的觀點,章學誠提出《三國演義》“七實三虛”,也就是七分內(nèi)容跟《三國志》正史記載是差不多的,而另外三分是虛構(gòu)的,結(jié)果造成了“雜虛辭復易滋混淆”“惑亂觀者”。魯迅也認可這一觀點。在藝術(shù)方面,魯迅批評《三國演義》有兩個人物寫得很不好,一個是劉備,為了表現(xiàn)他的寬厚,結(jié)果寫出來的他很虛偽。第二個就是諸葛亮,魯迅說寫得諸葛亮“多智而近妖”,智慧高超到像妖怪一樣。
總而言之,胡適和魯迅對《三國演義》,從思想到藝術(shù)都持一種比較否定的態(tài)度。
胡適和魯迅對《三國演義》的意見,我覺得很有意思。兩位先生對于文學的貢獻是確鑿的,但是在今天看來,他們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評價是偏頗的。比如說對于劉備形象的批評,我個人認為,小說中的劉備是一個亂世中的軍閥,他講話的時候講一半留一半,或者是對人講話言不由衷,這對于軍閥來說也是正常的。
其實,從三國時代到元朝末年《三國演義》出現(xiàn),三國故事流傳了1000年左右,出現(xiàn)了各種相關(guān)的民間故事、文人創(chuàng)作、詩詞改編等,其中包含著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積淀?!度龂萘x》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宏大的工程,它描寫的是不到100年的三國歷史,而作者創(chuàng)作小說時依據(jù)的主要材料是《三國志》中幾百個人的傳記,《三國演義》把這些原本分列在不同國家下的歷史人物傳記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最終形成了一部偉大的史詩作品。
我們生活中常用的詞語句子有不少來源于《三國演義》,比如“赤膊上陣”來自對勇將許褚的描寫,“既生瑜何生亮”來自諸葛亮與周瑜斗智的情節(jié)。還有“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賠了夫人又折兵”“說曹操,曹操到”“大意失荊州”“借東風”等。這么多內(nèi)容流傳至今,也說明《三國演義》藝術(shù)力量的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三國演義》塑造的關(guān)羽、諸葛亮、趙云、張飛等人的形象是非常鮮活的。不僅在我國有長期深遠的影響力,甚至在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國,他們的影響力也非常大。刪定《三國演義》的毛宗崗曾經(jīng)評論說,《三國演義》有三個主要人物,分別是曹操、諸葛亮和關(guān)羽,他們?nèi)坏男蜗笫遣恍嗟摹N覀冞@個講座主要是從人物塑造的角度,舉幾個代表性人物為例,來談一談《三國演義》的價值。
人物性格極其復雜的曹操
閱讀《三國演義》確實容易產(chǎn)生一個問題,因為它的一些內(nèi)容跟歷史之間是矛盾的,容易混淆。
比如,毛宗崗所肯定的《三國演義》中的曹操藝術(shù)形象,和從歷史角度來看曹操所得到的印象,二者是存在相當距離的: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之后直到西晉短暫統(tǒng)一,戰(zhàn)亂持續(xù)了九十多年,戶籍流散、災荒橫行,人口大量減少,文化受到摧殘,中華民族的生存發(fā)展遭到了極大災難。曹操在詩里講“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蔡文姬詩里也說“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詩句雖然有藝術(shù)夸張的成分,但是很明顯地反映出當時長期的戰(zhàn)亂導致人民生命嚴重缺乏保障。長期的軍閥混戰(zhàn),讓東漢朝廷成了空架子,亂世中每個有武力的人都可以爭當皇帝,只要誰武力最強能夠結(jié)束這一場災難,就會被人視為英雄。所以后人看這段歷史,就認為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而曹操就在這樣的戰(zhàn)亂中成長為最強的力量,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很強,政治相對開明,最后統(tǒng)一了北方,因此曹操也可以稱為英雄。但是《三國演義》里顯然沒有把曹操當成英雄,作者給曹操安排了很多生動的內(nèi)容,把他寫成了一個心狠手辣、殘忍好殺的奸雄。
這種小說和歷史的差異,可以延伸到我們對《三國演義》的評價,它和《三國志》的評價標準是不一樣的?!度龂尽肥钦?,歷史范疇內(nèi)講的是真;《三國演義》是小說,主要是寫人,它的價值不在于真而在于情感的美。小說要揭示的是人的內(nèi)心,它描寫的人物是軍閥也好農(nóng)民也罷,注重的都是對人內(nèi)心情感的透視和洞察。從這個意義上講,小說里的人物,從歷史角度來說可能是虛構(gòu)的,但是如果能夠通過創(chuàng)造這個人物形象,生動地揭示他的情感世界、內(nèi)心理想以及感知,那么就具有了文學的價值。用美學的語言來講就是審美價值。
所以我們再從文學價值角度來審視《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雖然他屬于文學虛構(gòu)的形象,但是虛構(gòu)得非常精彩,今天讀起來仍舊是栩栩如生。
值得說明的是,雖然《三國演義》把曹操處理成了一個心狠手辣的壞人,但是這不代表《三國演義》只是一味將曹操污名化。其實,《三國演義》一方面在丑化曹操,另一方面也在美化曹操。比如《三國志》里提到,軍閥董卓控制東漢朝廷時期比較看重曹操,給了曹操一個驍騎校尉的職位,這在當時屬于中等偏上的待遇了,但是曹操認為跟著董卓沒前途,于是就溜掉了。關(guān)于這一段情節(jié),《三國演義》處理成了曹操雖受董卓器重,但是他并不喜歡董卓,這時候司徒王允覺得董卓專權(quán)導致漢室傾頹,大家就開會商量如何對抗董卓,曹操慷慨激昂主動表示要去行刺董卓。這個情節(jié)顯然是美化了曹操。而后來曹操離開京城的情節(jié),《三國志》里寫的是曹操對董卓不辭而別,改名換姓路過中牟時,被當?shù)氐耐らL抓住,當?shù)赜腥苏J出曹操,就把他放了,此事不了了之。而《三國演義》里對應的這段歷史,寫的是曹操因為行刺董卓失敗被迫逃亡離京,路過中牟時被捕,縣令陳宮審訊他的時候,曹操表現(xiàn)得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最終感動了陳宮,棄官跟著曹操一起逃亡了,這又是美化了曹操。
但是,《三國演義》此后的描寫開始急轉(zhuǎn)直下。曹操跟陳宮逃亡之后,因為誤會殺了呂伯奢的家眷,在后來知道自己誤殺好人的情況下,為了滅口又殺了呂伯奢,這是《三國志》里沒有的情節(jié)。這一段是《三國演義》對曹操的丑化。曹操就這樣從不畏生死的青年義士,轉(zhuǎn)變成了濫殺無辜的大不義之徒,并且還說了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的原始版本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當年陳壽做《三國志》的時候沒有采用,后來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又記錄下來了。這個故事的原始版本之一是曹操逃亡時以為呂伯奢的家人要謀害他,于是就趁夜殺人,然后在凄愴中說了這句話?,F(xiàn)在來看,曹操這句話的本意可能是說自己走投無路只能殺人,他當時的心情還是比較難過、比較無奈的??墒堑搅恕度龂萘x》里,把這句話調(diào)整了一下,曹操的心態(tài)就變成了殺人絲毫不覺難過,認為只要自己遭到危險就可以傷害所有人。經(jīng)過這個變化,曹操就成了殘忍好殺之人了。
那么,小說對曹操人物性格的轉(zhuǎn)變刻畫得是不是太突兀了呢?并不是?!度龂萘x》的偉大之處就在這里體現(xiàn)出來。它寫曹操的為人起初是好的,是個剛烈有血性的義士,但是曹操的心理又非常不健康,主要是因為他性格多疑。多疑,本是《三國演義》里很多軍閥、謀士都有的毛病,但是曹操的多疑非常有特點。別人的多疑是兩可的,認為一個人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壞,而曹操的多疑是很“堅決”的,他認為只要被他懷疑的就是壞人、就是對他曹操有威脅的人;而且,別人多疑的后續(xù)行動可能是疑而不決,可曹操多疑之后就會立即行動,即使明知濫殺無辜也在所不惜。
《三國演義》塑造的曹操,其性格的核心就是多疑,并且因為多疑產(chǎn)生了一系列命運的改變。比如赤壁之戰(zhàn),曹操因為多疑而中了周瑜、黃蓋的反間計,在沒有確鑿證據(jù)的情況下就處死了自己的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導致曹軍不堪水戰(zhàn)。而且曹操的多疑性格貫穿了他的一生,甚至曹操之死也是因為多疑。晚年曹操患頭痛病,找華佗來醫(yī)治,這段故事的原型出自《三國志》。記載說的是華佗給曹操治病,后來請假回家,曹操再找他,華佗屢次推辭說自己妻子病了遲遲不來,曹操于是派人核實此事,并且有言在先,說如果華佗說的是真的就給他發(fā)放糧食,如果華佗說謊就把他抓回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華佗說的是假話,于是華佗被捕最后死于獄中。而在《三國演義》中,華佗說要根治曹操的頭痛病需要開顱,曹操覺得這種醫(yī)療方法是華佗想趁治病的機會害死他,于是就把華佗關(guān)進監(jiān)獄,最后華佗死于獄中,他集一生經(jīng)驗寫成的醫(yī)書也隨之失傳。
《三國演義》的偉大之處在于,不僅通過多疑這個性格把曹操幾十年的人生經(jīng)歷串了起來,而且還表現(xiàn)出曹操多疑的另一面,那就是不疑。曹操的多疑是對別人的,而他的不疑則是對他自己的。
《三國演義》中,曹操對自己的判斷是非常自信甚至自戀的。比如,當?shù)教幜骼说目蛯鋪硗侗疾懿贂r,曹操手下謀士就勸他,說劉備這個人有野心,而且還是漢室宗親,應該殺掉。但是曹操認為,劉備本人也沒什么了不起的,殺劉備之后可能會導致自己名聲受損,別人以后也不敢來投奔自己了。隨后小說中有一個著名的情節(jié),就是“煮酒論英雄”,曹操說天下英雄就是你劉備跟我兩人,劉備聽了這話就裝成很害怕的樣子,說自己被天上打雷嚇到了,曹操哈哈大笑說英雄也會害怕打雷,于是就放松了警惕。后來徐州發(fā)生變亂,劉備找了個借口聲稱自己要去替曹操攻打袁術(shù),向曹操借了五千兵馬后就離開了。劉備走后,曹操的謀士說不能放他走,曹操又派了許褚?guī)灏偃巳プ穭?。許褚是曹操手下的勇將,但是他頭腦簡單不懂謀略,派這樣的人去追劉備,而且是五百人去追五千人,顯然是追不回來的。曹操手下謀士們也是這么認為的,覺得追不回劉備太可惜,但曹操是絕對不會公開承認自己犯錯的,他說自己既然用了人就不會懷疑他,“我既遣之,何可復悔?”劉備就這樣成功溜掉了。這就是曹操不疑的一面,《三國演義》作了很好的展現(xiàn)。
《三國演義》中,曹操對手下謀士的態(tài)度,與劉備、孫權(quán)是不一樣的。相比劉備對待諸葛亮,孫策、孫權(quán)對待周瑜,曹操對待謀士的態(tài)度是想聽的就聽,不想聽的就不聽,而且打了敗仗還會把責任推給謀士。這不是說曹操不重視人才,他是非常重視人才的,但是他不能容忍手下謀士的謀略明顯高于自己。
仔細分析,曹操的這種心態(tài)是有復雜成因的。天下三分,劉備可以仰仗他的漢室血統(tǒng),孫權(quán)也有他父兄的基業(yè),曹操不僅沒有這些,還有一個家族污點,那就是他的祖父是宦官,他父親是宦官的養(yǎng)子,曹操多疑和自戀的性格,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他的政治資本相對不足。小說中描寫赤壁之戰(zhàn)曹操敗走華容,看到當?shù)仉U要地形,他還要大笑一番,嘲笑諸葛亮還是不如他。當然這種行為也有鼓舞殘兵士氣的考慮,不過哪怕只有5分鐘表現(xiàn)自己智慧優(yōu)越的機會,曹操也是不會放過的。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非常重視人才,他一旦發(fā)現(xiàn)某個人特別有才,就會千方百計挖角。比如新野之戰(zhàn)曹操被劉備擊敗,戰(zhàn)后發(fā)現(xiàn)劉備是得到了軍師徐庶的輔佐才如此厲害,就扣住徐庶母親作為要挾,徐庶被迫去了曹操那里。此后劉備兵敗長坂坡,趙云往來沖突救出阿斗,曹操看到趙云驍勇,又動了心思要拉他過來,于是不許手下放箭,結(jié)果讓趙云成功殺出重圍。劉備兵敗徐州之后,關(guān)羽“土山約三事”,帶著劉備的兩位夫人歸降了曹操,關(guān)羽在投降時提出了條件,具體包括:他只是暫時投降,而且降漢不降曹,另外必須對劉備的兩個夫人以禮相待。曹操是比較實用主義的人,他愛才心切,就同意了關(guān)羽的這些條件。關(guān)羽投降之后,曹操大搞感情投資,大宴小宴不斷,還送給關(guān)羽資財婦女,結(jié)果關(guān)羽得到劉備的消息后就千里走單騎離開了,曹操還要在表面上表現(xiàn)得非常大度,由于沒有正式下公文放關(guān)羽走,關(guān)羽一路上過五關(guān)斬六將,最后曹操還是下了文書放關(guān)羽走了。魯迅非常欣賞《三國演義》的這一段情節(jié),認為雖然曹操是奸雄,但他這里表現(xiàn)得非常大度,非常愛才。
但是,當曹操發(fā)現(xiàn)手下謀士的謀略超過自己的時候,他的心態(tài)就變了。《三國演義》描寫的漢中爭奪戰(zhàn),曹操的軍隊進退兩難陷入困境,這時曹操的主簿楊修顯出了高明,他一眼就看破了曹操的心態(tài),立即準備退兵事宜,曹操被人看破心思,很不高興。當初劉備在曹操手下的時候很注意韜光養(yǎng)晦,而楊修就偏偏喜歡露才揚己?!度龂萘x》專門解釋了曹操與楊修的交惡過程。其中提到,曹操路過曹娥碑,曹娥碑上有蔡邕寫的八個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這八個字隱含著四個字。曹操就問楊修,你能看出來隱含的是哪四個字嗎?如果被問的是劉備,他肯定說我看不出來。楊修不管這一套,他直接回答說我已經(jīng)看出來了。曹操就說你先別說,讓我想一想。一行人走了三十里之后,曹操才讓楊修說出答案。楊修解釋,黃絹說的是有顏色的絲,絲字旁帶顏色,合在一起就是個“絕”字;“幼婦”就是少女,合在一起就是個“妙”字,如此這般拆解下去,蔡邕八個字里隱含的四個字是“絕妙好辭”。曹操說,你所答正合我意。這個故事的原始版本見《世說新語》,原故事里曹操說我的智慧差了楊修三十里。而到了《三國演義》中做了調(diào)整,變成了曹操不愿意承認自己不如楊修?!度龂萘x》中的曹操,就是用這樣的智慧優(yōu)越感來維持自己的自信和統(tǒng)治的合法性。如果他的部下比他高明,這個部下就危險了。楊修之死,就是因為曹操晚年考慮自己的繼承人,起初曹植的表現(xiàn)比較合曹操之意,結(jié)果曹操發(fā)現(xiàn)曹植之所以表現(xiàn)好是因為楊修幕后指導,曹操就擔心日后萬一曹植能力壓不住楊修,反被楊修控制,就像漢獻帝被他曹操控制一樣,又或者曹植比較昏庸,那么結(jié)果只能更糟,于是曹操就把楊修殺掉了。
正因為有這樣的思路,所以我們看到在赤壁之戰(zhàn)即將開打的時候,曹操會領(lǐng)著一大群人去船上橫槊賦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是很經(jīng)典的詩。他是要在部下面前表現(xiàn)出自己不僅善于打仗,而且很有文采。
對比歷史,《三國演義》對曹操這種使用人才的刻畫,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唐太宗曾經(jīng)路過曹操廟,他在廟里題字,提到曹操不能允許他手下人水平比他高,這樣狹隘的心胸對于領(lǐng)袖來說是一個缺點。唐太宗認為領(lǐng)袖的本領(lǐng)不一定非要比謀士高明,只要能夠領(lǐng)導這些謀士就可以了,并且評論曹操“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也就是作為軍事將領(lǐng)足夠,當皇帝不夠。
除了核心性格特征之外,《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其實是非常豐富的。
曹操有的時候表現(xiàn)得非常寬容。比如名士禰衡,得罪了曹操很多次,包括擊鼓罵曹等,曹操也不殺他,最后把他送到劉表手下黃祖那里去。在黃祖手下的禰衡繼續(xù)罵人,最終被黃祖一怒而殺掉。曹操這屬于借刀殺人,他允許人家罵他,但他自己不殺要別人來殺。有的時候曹操表現(xiàn)得不可捉摸,他率軍準備南征的時候,名士孔融堅決反對,曹操不聽,孔融就說:“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敗乎!”曹操聽了勃然大怒,把孔融抓起來殺掉了。曹操有時候也非常陰險。他攻打袁術(shù)的時候軍糧不足,就指使手下軍需官克扣軍糧,然后軍士不滿鬧了起來,他又把這個軍需官找來說“欲借汝頭以示眾耳”,承諾贍養(yǎng)他的家人,然后就把軍需官殺頭以平息軍亂。曹操有時候也非常兇殘。劉備、董承卷入的衣帶詔事件中,曹操抓住了參與者吉平,審訊他讓他招認主謀是誰,吉平拒不招供,曹操就動用了極其殘酷的刑罰來殘害吉平。曹操有時候又表現(xiàn)出膽小得可笑。張飛喝斷長坂橋的時候,他率領(lǐng)大軍卻被張飛很少的人馬嚇跑了。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性格就是這樣,極其復雜。通過小說的精彩描寫,我們會覺得他很可悲、很可鄙、很可惡、很可恥、很可貴,也很可惜、很可氣、很可喜、很可憎,這些詞匯加起來,可能都不夠形容曹操性格的豐富。
“多智”諸葛亮體現(xiàn)的人物心理關(guān)系
這里我們再講一下諸葛亮。
魯迅評論《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這是有道理的,《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智慧高到可以在一千多年前預報天氣。書中的經(jīng)典段落赤壁之戰(zhàn),其中有一段是諸葛亮草船借箭,這段故事是虛構(gòu)的,《三國志》里是沒有的。但是這一段虛構(gòu)得非常精彩。而且《三國演義》的虛構(gòu)是經(jīng)過歷史積淀的。經(jīng)過漫長歲月的多次洗禮,淘汰了很多經(jīng)不起考驗的內(nèi)容,比如在《三國演義》的雛形《三國志平話》中,諸葛亮一度被描寫得非常魯莽,有時候甚至像張飛一樣。但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就完全不一樣了,成了讀者眼中的智慧化身。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對于小說人物心理的充分表現(xiàn)。
《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之所以成為一個非常著名的文學經(jīng)典,就是因為它充分表現(xiàn)了人心。當時孫劉兩家聯(lián)合抵抗曹操南下,周瑜跟諸葛亮是同一戰(zhàn)線,在這個大背景之下,諸葛亮的本事越大,其實是越有利于周瑜抗擊曹操取得成功的??墒牵度龂萘x》描寫的周瑜擁有他特有的心理,周瑜雖然看到諸葛亮智慧高超、對他有利,但又不能容忍諸葛亮的才能高于自己,因為自己才是抗曹的統(tǒng)帥。所以周瑜每次找諸葛亮研究抗曹,表面上是為了打敗曹操,實際上是為了合法地除掉諸葛亮。周瑜找諸葛亮議事,說現(xiàn)在江上作戰(zhàn),我們?nèi)狈?,令諸葛亮去籌辦十萬支箭,只給了他十天時間,這其實就是刁難諸葛亮。在那個生產(chǎn)力非常低下的年代,要想在十天里聚集足夠的工匠、準備制造箭矢所需的各種材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諸葛亮卻回答說不用十天,三天就夠了。周瑜非常高興,就說軍中無戲言,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三天完不成任務就要殺諸葛亮的頭。諸葛亮簽了軍令狀就走了,周瑜派魯肅去探聽動靜。魯肅問諸葛亮,你三天能造出十萬支箭嗎?諸葛亮說我這下危險了,需要你救我。諸葛亮請魯肅調(diào)集20條小船,上面布置好青布和稻草人。魯肅就答應照辦了。準備停當之后,一直等到第三天夜里,諸葛亮才拉著魯肅上船,20條小船直逼曹軍水寨,在曹軍眼皮底下鳴鼓進兵,這把魯肅嚇壞了。諸葛亮卻說不要怕,我早就算到今天有大霧,而且料定曹操多疑,大霧之下斷不敢出兵迎戰(zhàn),只能放箭擊退我們。于是諸葛亮就讓20條小船接受曹軍的亂箭射擊,一直等到天快亮了,大霧快散了,船上稻草人插滿了十多萬支箭,諸葛亮才下令撤退,臨走還讓軍士高呼“謝丞相箭”。
整個草船借箭故事,都是羅貫中虛構(gòu)的。從歷史來看,諸葛亮沒有做過草船借箭,但孫權(quán)做過類似的事情,他坐船去觀察曹軍水寨,被曹操發(fā)現(xiàn)了,曹操下令放箭把他的船趕走了。這個事件流傳了幾百年,到了《三國志平話》的時候,就被改編成周瑜坐船去偷窺曹操水寨,曹軍的很多箭射到了周瑜船上。我們?nèi)绻凑找恢Ъ兴膬芍貋砉浪?,幾千支箭射到船上,就有幾百斤的重量,這些箭都射在船的一邊,船在水上就歪了。周瑜(歷史上實際是孫權(quán))就下令把船掉到另一面,等到船的另一面也被曹軍弓箭射滿了,兩邊重量差不多平衡了,周瑜就開船走了,臨走的時候還喊了一聲“謝丞相箭”?!度龂萘x》就在這兩個材料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新的要素。作者首先安排那天天降大霧,而且這個天氣情況被諸葛亮提前算中,就跟現(xiàn)在天氣預報一樣。接下來,因為大霧之下視野不良,所以多疑的曹操怕中了埋伏而不敢出來作戰(zhàn),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從科學上來說是不合理的,但是它很生動,藝術(shù)是可以虛構(gòu)的、假定的、想象的。
而且必須看到,諸葛亮的多智是被周瑜這個盟友給逼出來的,他的多智是帶有冒險主義的,草船借箭的本質(zhì),就是冒險主義的多智碰到了敵人曹操的多疑,最終多智的冒險主義取得了極大的勝利,卻進一步導致盟友周瑜的多妒,由此又引發(fā)了周瑜后續(xù)安排的計謀,不僅要除掉諸葛亮還要除掉劉備,諸如甘露寺美人計等等,結(jié)果這些后續(xù)計謀又被諸葛亮破解。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到什么程度?他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借東風,書中交代當時的冬天是沒有可能出現(xiàn)東風的,這就讓藝術(shù)的假定性跟歷史的真實性之間拉開了合理的錯位距離,進而產(chǎn)生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心理現(xiàn)象:周瑜和諸葛亮明明是盟友關(guān)系,但是他們的心理發(fā)生了錯位,周瑜的多妒逼出了諸葛亮的多智,又誘發(fā)了曹操的多疑,結(jié)果是曹操的多疑讓冒險的多智取得了偉大勝利,而這個勝利又導致了多妒的人更加多妒,多智的人更加多智。最后,多智通過虛構(gòu)的“借東風”,粉碎了多妒的陰謀詭計。赤壁之戰(zhàn)后,周瑜乘勝追趕曹操,他在前面追趕,諸葛亮跟在他后面;他把曹操控制的城市打下來一座,諸葛亮就緊跟著占領(lǐng)一座。周瑜想反擊諸葛亮又遭遇失敗,三氣周瑜故事發(fā)生之后,周瑜覺得自己智不如人,最終被氣死。臨死的時候周瑜口吐鮮血,講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話:“既生瑜,何生亮?!边@是妒忌心理學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造,在心理學上是非常深刻的。草船借箭這個虛構(gòu)的故事,從《三國志平話》到《三國演義》,經(jīng)過上百年積累,最終成為中華民族審美智慧和審美表達能力的結(jié)晶。
草船借箭故事中,《三國演義》就這樣打造了一個精彩的心理循環(huán),它讓我們在分析諸葛亮的多智的時候,不能離開周瑜的多妒,更不能離開曹操的多疑。展開來說,我們分析小說的時候要注意到,小說寫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人和人的關(guān)系。
以歷史來計算,周瑜去世到今天已經(jīng)快兩千年了,《三國演義》成書也有六七百年了,而小說塑造的“周瑜現(xiàn)象”“周瑜心理”仍然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周瑜的這種妒忌心,特點就是嫉妒與自己同等的人,相當于通常情況下教授妒忌教授、小偷妒忌小偷,一般不會出現(xiàn)教授跨界去妒忌小偷的情況。妒忌心理學就是這樣的,它的發(fā)生需要現(xiàn)成的可比性,只有人和人的基礎(chǔ)相同,才會有妒忌,如果彼此差距太大,妒忌就不會發(fā)生。由此來看,《三國演義》對這種人物心理的刻畫是非常深刻的。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