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把心理健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作者:鄒立業(yè)(深圳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心理健康是個體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體人格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在青少年群體中尤為重要。隨著社會變革、學校教育模式的變化以及家庭教育觀念的改變,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逐漸凸顯。面對心理健康問題的低齡化趨勢,我們需要更早地介入干預。青少年時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長時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及時干預可以避免其對個體成長和社會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學校是青少年的重要成長環(huán)境,不僅僅為了傳授知識,更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旨在從制度、機制、方法、資源等方面全面推進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計劃》的出臺,對于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它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推進了工作標準化、規(guī)范化,實現(xiàn)從教育體制內部向外延伸的全方位推進。《計劃》可以促進學校與社會資源的融合,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服務機制,落實社會責任與政府責任,實現(xiàn)社會治理的全方位聯(lián)動。《計劃》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了重要支撐,推進了文化建設與人的全面發(fā)展。如何有效地落實更是《計劃》的重中之重。
第一,增加專業(yè)師資力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培養(yǎng)和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建立師德師風規(guī)范,提高師生心理素質。通過培訓和交流,提升教師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知和應對能力,確保心理健康教師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
第二,建立健全社會支持服務體系。整合資源,發(fā)揮學校、社會、家庭等多元主體的積極作用,共同推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工作的政策支持和經(jīng)費保障,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條件;加強家校合作,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家庭支持和引導;明確學校心理教師與心理健康機構、醫(yī)院的責任分工和工作要求,加強學校與心理健康機構、醫(yī)院的合作,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支持體系,確保心理健康工作能夠得到有效推進。
第三,強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和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包括學科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和家校合作等方面,形成合力,以開設全面、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和心理調適等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同時,建立健全心理咨詢與支持體系,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服務,及時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還需要加強對校園暴力、欺凌等不良行為的預防和處理,為學生提供安全與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第四,實現(xiàn)“五育”并舉,將心理健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心理健康工作應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相結合,形成全面的教育模式。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和適應能力。
除了以上措施,還需要加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政府部門要加大對心理健康工作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經(jīng)費和政策支持。媒體要加強心理健康宣傳,傳播正能量和積極心態(tài),促進公眾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和理解。社會組織和專業(yè)機構要積極參與,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和資源,形成社會共同關注心理健康的氛圍。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心理健康工作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及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繼續(xù)推進心理健康工作需要長期堅持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提供全面的服務、加強預防和早期干預等措施,可以促進心理健康的普及和改善,為青少年創(chuàng)造更健康、幸福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