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兵來了,我們就安全了”——武警黑龍江總隊官兵奮戰(zhàn)防汛救災一線記事
連日來,受臺風“杜蘇芮”殘余環(huán)流影響,黑龍江多地遭遇強降雨,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等多地出現(xiàn)汛情。武警黑龍江總隊聞令而動,全力投入抗洪搶險任務,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看到子弟兵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安全了!”8月7日10時30分,武警黑龍江總隊牡丹江支隊接到命令,立即出動30名兵力攜帶沖鋒舟及救援設備趕赴七山村,解救被洪水圍困的村民。
12時30分,官兵抵達長汀鎮(zhèn)時道路已被洪水損毀,他們立即下車,用手抬著沖鋒舟徒步穿越林區(qū),到達兩公里外的海浪河邊,駕駛沖鋒舟多次往返,最終將71名被困村民全部解救到安全地域。這已經(jīng)是本輪汛情中,該總隊派出的第5批次抗洪官兵。
“緊急集合,全員登車!”8月3日23時10分,黑龍江省尚志市東河鎮(zhèn)螞蟻河發(fā)生漫堤,武警哈爾濱支隊奉命緊急馳援。災情就是命令,官兵迅速整理裝具,上車出發(fā)直奔一線。
經(jīng)過4個多小時摩托化行軍,部隊到達任務地域,官兵立即對螞蟻河尚志段堤壩進行緊急加固,用時5個小時,完成600米堤壩加固。隨后,顧不上休整,戰(zhàn)士們又迅速轉戰(zhàn)下一個點位。
“雖然沒有人員受困,但房子、莊稼都是老百姓的財產,咱們必須保住它!”8月5日凌晨3時,碾子山雅魯河大壩西側九里村段,武警齊齊哈爾支隊官兵剛剛經(jīng)歷6個多小時的奮戰(zhàn),正要稍作休息,幾名村民匆忙跑來求援。
原來,他們的村莊、農田就在大壩后方,眼見洪水持續(xù)上漲,一旦沖過堤壩,后果不堪設想。該支隊機動一中隊上尉指導員李明曉立即帶領一支突擊隊,跟著老鄉(xiāng)前去加固大壩。一路上,老鄉(xiāng)們不停地說:“這下好了,我們的家能保住了!”
到位后李明曉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情況要比想象中更加復雜。看著老鄉(xiāng)們熱切的眼神,他迅速系好安全繩,帶領5名突擊隊員跳入水中展開作業(yè)。村民們也行動起來,用手電為他們照明,幫著運送沙袋。經(jīng)過軍民共同奮戰(zhàn),1個小時后大壩終于加上了一道“安全鎖”,看著新加高的堤壩,村民們臉上終于有了笑容。
“我們家被淹了,能在這兒避避嗎?”8月5日清晨,五常市周邊山區(qū)中,10余名村民冒雨來到武警哈爾濱支隊某中隊營區(qū)門口,急切地向哨兵求助。
中隊長劉盼迅速趕來,邊向上級報告便將村民接了進來。交談中了解到,這些都是中隊旁邊群富村的村民,家中被洪水侵襲,慌亂中一群人向著高處走,看到部隊營區(qū)便直奔這里而來。
“村子里還有其他人受困嗎?”中隊指導員張乃文將村民安置在中隊訓練館內,待驚慌失措的村民情緒稍微穩(wěn)定后便詳細詢問情況。得知附近村民幾乎都逃出來后,張乃文讓他們聯(lián)系其他村民都來中隊避險。
幾個小時內,群富村、三好村、建國村的200余名村民陸續(xù)來到中隊,這里成了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中隊官兵將自己的床墊、褥子、便裝等拿出來給村民用,炊事班全員上陣為村民保障伙食。
多了200多人吃飯,中隊的儲備食物很快告罄,鎮(zhèn)里多處受災,無法提供支援。關鍵時刻,該支隊支隊長劉憲武帶著兩輛滿載食品、藥品等物資的卡車涉水趕到,解決了燃眉之急。待洪水退去,村民又陸續(xù)安全返回家中。
“真的不再考慮一下回家看看嗎?”“奶奶會支持我的。”8月4日晚上,面對排長的關心,正在瀑布村堤壩上裝填沙袋的武警牡丹江支隊下士蘇雅拉吐想了想還是選擇留下,這7個字既是對排長的回答,也是給自己的勸慰。
蘇雅拉吐奶奶生病了,原本申請休假回家已經(jīng)獲批的他再過兩天就可以趕到家中,但支隊接到了抗洪搶險的任務。他深思熟慮后還是選擇了奔赴一線,“我是軍人,家國為大,這個覺悟我有?!?蘇雅拉吐鄭重地說。
為了取得抗洪搶險的勝利,不少官兵都默默克服了個人和家庭困難,自始至終堅守在一線。在武警哈爾濱支隊,60余名老兵即將退伍,卻依然冒著危險堅守在抗洪一線。
尚志市東河鎮(zhèn)居民看到官兵不顧危險守衛(wèi)他們的家園,紛紛趕來向官兵表示感謝。一位阿姨眼含熱淚說:“戰(zhàn)士們太辛苦了,看著這幫孩子不穿雨衣在水里這么干,身上全濕了,我都哭了好幾場了……”部隊接到命令緊急轉戰(zhàn)新的救災地點,官兵轉移時阿姨向大家深深鞠躬的一幕,刻在了現(xiàn)場每個人的心里。
截至發(fā)稿,該總隊累計派出兵力600余名,圓滿完成黑龍江省5個方向抗洪搶險任務。官兵晝夜奮戰(zhàn),累計裝運沙袋10萬余袋,疏通道路13公里,加固堤壩3000余米,封堵管涌8處,封補滲點150米,解救疏散群眾261人,轉移車輛38臺,安置受災群眾210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