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有約國際媒體主題采訪活動”內蒙古站啟動
中國日報網7月12日呼和浩特電 7月12日上午,“2023年中國有約國際媒體主題采訪活動”內蒙古站在內蒙古博物院啟動。本次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傳播局指導,主題為“文明交流互鑒 經濟互利共贏”。內蒙古自治區(qū)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日報網等負責同志,以及采訪團的中外媒體記者、“中國故事共創(chuàng)會”成員參加了啟動儀式。
內蒙古自治區(qū)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同志致辭時用三種顏色介紹了自己的家鄉(xiāng)。紅色是內蒙古的底色。內蒙古是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建立的最早的民族自治區(qū)。成立76年來,內蒙古贏得并長期呵護了“模范自治區(qū)”的崇高榮譽。藍色是內蒙古的本色。蔚藍的天空下是遼闊的草原,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面積占到中國陸地面積大約1/8,是中國最長的省級行政區(qū)。綠色是內蒙古的特色。走綠色之路已經成為內蒙古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中國日報網總編輯韓蕾在啟動儀式上表示,從南國明珠海南到天府之國四川、從八閩大地福建到江南水鄉(xiāng)浙江,2023年“中國有約”的采訪腳步已經跨越了4個省份。本次“中國有約 相約內蒙古”采訪團將走進廣袤無垠的北疆。采訪團成員包括來自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土耳其、摩洛哥、韓國、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烏拉圭、委內瑞拉、塞內加爾13個國家的20名外籍記者和網絡名人及“中國故事共創(chuàng)會”成員,他們將探索內蒙古的今昔變遷,著力呈現內蒙古草原文化的厚重與精彩,努力展示內蒙古高質量發(fā)展的綠色畫卷。
中國日報網英國籍專家馬丁·約瑟夫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很榮幸來到內蒙古。內蒙古是“一帶一路”與歐亞國家貿易往來的重要樞紐,能夠親自看看“一帶一路”如何幫助這里實現發(fā)展和繁榮,一直是馬丁的夢想。內蒙古的草原和羊絨讓他想起了蘇格蘭故鄉(xiāng),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內蒙古會在其心中占據一個特殊的位置,他將向世界展示中國這片美麗和平的地方。
迪拜中阿衛(wèi)視摩洛哥籍媒體人畢諾(Ayoub Bechrouri)說,作為致力于中阿文化交流的媒體人,他認為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徑,弘揚和傳承中阿友好關系,促進文化的交流與合作,讓雙方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歷史和價值觀,才能構建更加緊密、持久的中阿友誼。阿拉伯國家有近5億的人口,但是了解中國的機會不多,這次來內蒙古,他會把看到的多姿多彩的內蒙古介紹給阿拉伯觀眾。
在啟動儀式的最后,內蒙古自治區(qū)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同志、中國日報網總編輯韓蕾、中國日報網英國籍專家馬丁·約瑟夫共同啟動2023年“中國有約·相約內蒙古”國際媒體主題采訪活動。
未來4天的采訪行程中,中外媒體記者將探訪內蒙多地,了解中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歷史,感受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魅力,通過國際化的視角,呈現內蒙古在生態(tài)保護、綠色發(fā)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發(fā)展成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央廣財評|中小企業(yè)五年增加51%、“小巨人”A股占比27% 折射“組合拳”強信心新動能!
- 高溫下的勞動者│無懼“烤”驗 用汗水“筑就”城市之美
- 我國主產區(qū)各類糧企收購小麥超3000萬噸 與常年水平大體相當
- 杭州海關開設“亞運專窗”助力物資高效通關
- 全力以赴保供 各地多措并舉打好保障能源安全“持久戰(zhàn)”
- “10+3青年科學家”南寧共話國際衛(wèi)生健康合作
- 海內外專家聚焦紅山文化 探尋中華文明之源
- 各地強化汛期災害防范應對 黃河防汛及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啟動
- 上半年中國國內旅游總人次23.84億 國內旅游收入2.3萬億元
- 第十四屆兩岸電影展臺北場開幕 八部大陸電影赴臺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