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陽:農民運動會滿載喜悅豐收 當地糧食穩(wěn)定增產
人民網長沙10月18日電 金秋時節(jié),湖南洞庭湖東岸的岳陽屈原管理區(qū)9.9萬畝晚稻迎來豐收,全面開鐮收割。為慶祝糧食生產逐年穩(wěn)定增長,水稻全域單產提升,這個全國文明村營田鎮(zhèn)荷花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金秋農民運動會。
在豐收的田野,現場6臺大型農用無人機,在農民飛手的精心操控下,逐一將擺在地面的50斤大米成功吊起。6臺聯合收割機一字排開,展開收割競賽。這邊荷田20名采蓮高手在蓮田飛奔,搶奪最好的蓮蓬。那邊觀眾區(qū)鑼鼓喧天,吶聲高喊,把鄉(xiāng)村的金秋“豐”景,演繹激情四溢,熱火朝天。
岳陽屈原管理區(qū)前身為屈原農場,是洞庭湖區(qū)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也是國家農業(yè)現代化示范區(qū),有高標準農田15.96萬畝,在水稻生產上有著較高的水平,近十年來區(qū)域糧食總產量逐年穩(wěn)步提高。
2023年屈原管理區(qū)作為湖南唯一全域水稻單產提升行動示范區(qū),得到柏連陽院士等多名院士加持。近年通過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推動土地集約化規(guī)模化經營,以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守牢耕地紅線。
同時,實施全域水稻單產提升行動,通過開展水稻品比試驗,推動群眾“禾田議事”“看禾選種”;通過集中和工廠化育好秧;全面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整好田;通過全面施用有機肥和測土配方施好肥;全面推行機拋機插,合理密植插好禾;規(guī)范收割行為,減少浪費,實行烘干儲存等收好谷。
當前,水稻單產提升行動讓科技的“最先一公里”與農業(yè)的“最后一公里”有效銜接,使群眾看到實實在在提單產、增收益的成效,不斷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今年早稻平均產量突破1000斤,晚稻新品種“臻兩優(yōu)8612”測產,平均畝產達1408斤。
正是金秋好“豐”景,“和”風習習撲面來。在荷花村金秋農民運動會上村民通過無人機操作技能演示、收割機水稻收割競賽,采蓮蓬比賽等方式,慶祝水稻全域單產提升、糧食穩(wěn)定增產,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在響徹田野的鑼鼓聲、吶喊聲、歡呼聲中,把豐收的喜悅寫在臉上,響徹云端。(林洛頫、宋政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