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教授、博導田先紅在《人民論壇》撰文指出:
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涌現,當今社會早已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信息社會,而呈現出越來越鮮明的數字特征。大數據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人們的衣食住行、社會交往等都離不開大數據。數字社會是當今社會的鮮明特征,也是信息社會發(fā)展到更高階段的標志。
相較以往,數字社會的運行邏輯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最顯著、最深刻的變化就是社會運行過程的數據化。人們的各種行為活動都在不斷地生產數據、信息,這些數據、信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匯集成數據流,并服務于后續(xù)的社會運行和社會治理。概括而言,人類社會運行的數據化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基礎信息的數據化?;A信息涵蓋人口、財產、物產等方面,能否獲得充分的基礎信息,直接影響著國家治理效能。當前,人們的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身份證、房產等基礎信息都已經統(tǒng)一納入各類數據庫。國家通過基礎信息的大數據來對人口進行精準識別,大大提高了國家認證能力。
二是日常生活的數據化。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網購平臺的出現,人們的衣食住行已被納入數字網絡之中。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行蹤軌跡能夠通過終端進行記錄和數據化。越來越多的企業(yè)也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平臺為用戶進行個性化定制、算法推薦,及時滿足用戶需求。
三是交往方式的數據化。微信、QQ等社交媒體為人們進行在線社交提供了平臺。借助移動互聯網平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信息可以匯聚進入終端平臺,形成社交大數據。
四是社會流動的數據化。各地區(qū)、各行業(yè)的經濟政治文化交往日益密切,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日益發(fā)達,都進一步促進了人口流動。社會大流動帶來巨量的信息流動,生產出海量的大數據,數據流傳速度大大加快。
當前,社會運行信息已經高度數據化,每個個體都是移動的數據集,整個社會也是高度互聯的數字化社會體系,個體和社會都變得越來越透明。數據化的社會為數據化的政府治理奠定了社會基礎,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國家和地方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數據搜集、分析、管理成為政府治理的核心競爭力。
-
陳東:切實加強海外產業(yè)園區(qū)建設
產業(yè)園區(qū)是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海外產業(yè)園區(qū),在提供優(yōu)惠政策、便利設施和專業(yè)服務以及帶動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詳細] -
劉云:全面提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糧食生產不斷邁上新臺階,由供給全面短缺轉變?yōu)楣┣罂偭炕酒胶?,綜合生產能力也穩(wěn)步提升。[詳細]